首页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非遗文化 列表
穿在身上的纹样故事
来源:人民日报云锦文创、新式婚服受到年轻人欢迎穿在身上的纹样故事  轻抖云锦,如浮光跃金,又似云蒸霞蔚。视频里,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双喜正专注介绍云锦的历史;评论区,网友被...
非遗照古今 河街正焕新
来源:中国旅游报 穿紫河畔,吊脚楼鳞次栉比,麻石板街面映着灯火。2024年3月至2025年9月,常德河街接待游客168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278%;实现营业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282%。这条复建于2016年的仿古街,在...
运河文化热沧州
来源:经济日报11月初,位于河北省的大运河沧州段秋意正浓。天津游客宁丽杰周末来到这里。热气腾腾的火锅鸡端上桌,蘸着醋和蒜泥的鲜香酸辣味道让人满足。宁丽杰手持印着“新华美食美景地图”的特制房卡套,在“0317...
他们让古老技艺展翅高飞
来源:中国文化报 抢救火葫芦灯,苦练乱针绣,创新苏绣、剪纸——  他们让古老技艺展翅高飞  一根根绣花针连起千年技艺,一把把剪刀裁出时代新声,乡土文化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今年...
山东烟台:非遗创意经济涌现好点子
来源:中国文化报 11月5日,刚在山东烟台长岛一家民宿办理完入住手续,吉林游客郜培霞就收到民宿管家送来的礼物:一瓶岛上渔民制作的海鲜酱和一份非遗美食地图。“非遗最能代表岛上民俗文化,所以一定要体验。...
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传统技艺重获新生
来源:工人日报指尖技艺、醇香美食、笔墨音律……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传统技艺重获新生 在新疆,馕、烤羊腿等美食是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沙疗、维吾尔医药是非遗,桑皮纸、维吾尔族刺绣、英吉沙小刀、伊力...
西北Z世代:秦腔“血脉觉醒”
来源:中国青年报受访者供图 秦腔,不再是爷爷奶奶辈的娱乐,而是年轻人追捧的“新国潮”。  在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间,在庙会集市的喧嚣人群中,秦腔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浓墨重彩的扮相、跌宕起伏的剧情,...
“非遗+”打开文旅融合新空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江南乡村观看非遗时尚秀,在秦岭深处入住非遗民宿……作为文旅融合的创新业态,非遗旅游近年来如春江潮涌,以文化赋能旅游、旅游激活非遗的双向之力,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青海湟中银铜器:百年非遗化身乡村发展新引擎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阳坡村,村庄的一角传来“叮当”声响——鲁沙尔民族手工艺加工基地的几十间银铜器工坊里,匠人们手持工具专注作业,细碎的银屑在灯光下闪光。  49岁的王富邦...
出人出戏 离不开上海院团一团一策
来源:解放日报中国舞台艺术最高奖颁奖,上昆全本《牡丹亭》获文华剧目奖,上话何念获文华导演奖出人出戏 离不开上海院团一团一策  本报讯(记者 诸葛漪)昨天,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重庆闭幕,第十八届文华奖评选...
在绵阳感受“文旅+百业”融合生态
来源:中国文化报 10月29日,2025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系列活动核心环节——“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融合主题展,在位于绵阳市梓潼县的四川两弹城博物馆外广场启...
特色文创成文旅市场新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满足情绪价值 留存城市记忆特色文创成文旅市场新宠  “每次出来旅游,我都会买个冰箱贴,这样家里的冰箱就能成为我的‘旅行足迹地图’。”过去一年,家住江西南昌的李乐妤带回了3枚不同样式的...
海丝非遗“变变变”
来源:广西日报游客在海丝非遗馆欣赏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白耀华的合浦角雕作品。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覃鸿图/摄 随着非遗街区的开街,合浦串联“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海上丝路文化遗址公园—海丝首港”等景区景...
“兵马俑灯彩”将亮相澳大利亚
来源:北京日报融合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兵马俑灯彩”将亮相澳大利亚“兵马俑灯彩”海外巡展。 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供图 本报讯(记者 朱松梅 通讯员 张晓娇)由北京市朝阳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衍...
群星奖照亮曲艺传承路
来源:中国文化报“我说东方你就一个红,我说太阳你就一个升……”随着陕北说书《东方红》的演员周淋扮演的李有源将作品唱至高潮,尽管部分观众未能完全听懂陕北方言,却纷纷循着熟悉的旋律自发跟唱。这种跨越地域和...
刘洁:武汉面塑“弄潮儿”
来源:中国文化报在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壹粟坊工作室里,关公的威严、钟馗的刚正透过色彩明丽的面塑作品扑面而来。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出自湖北省级非遗项目武汉面塑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洁之手。他以执着与创新...
阿拉腾乌拉与沙力搏尔式摔跤
来源:中国文化报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2025年阿拉善那达慕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苏木图嘎查开幕,沙力搏尔式摔跤是其中的重要项目。与传统蒙古族戴着江嘎、跳着鹰舞进入赛场的搏克比赛有着...
安顺地戏 好风景里有文化
来源:中国文化报 秋日的贵州安顺,稻浪翻金,古韵悠扬。在西秀区旧州古镇的稻田间,76岁的叶守兴与孙子叶帅虎身着战甲,头戴彩绘木雕面具,手持木制刀枪,随着激昂的锣鼓声腾挪跳跃,唱腔高亢,将国家级非遗...
十年创新 琼剧焕发新生机
来源:中国文化报十年创新 琼剧焕发新生机——大致坡琼剧文化季推动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  10月17日晚,持续40天的“十年琼韵 风华正茂”2025第十届大致坡琼剧文化季琼韵盛典晚会圆满收官。这场凝聚十年积淀...
承千年窑火 展定瓷之美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承千年窑火 展定瓷之美——看纪录片《定窑瓷话》  中国宋代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官窑名瓷,定窑是其中唯一烧制白瓷的窑场。在近千年的生产史中,定窑有长达500年的贡御史,以淡雅釉色、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