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非遗文化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近日,“山水灵韵 匠心临朐”非遗技艺体验与非遗产品市集活动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举办,活动集中呈现了20余个非遗项目,让市民和游客在购物休闲之余,近距离感受本地非遗的独特魅力,是当地推动非遗进商超的一次生动实践。 “这个手绘年画摆件多少钱?”“70块钱。”临朐手绘年画的展位前,来自河北承德的铝型材经销商李晓松正在认真了解手绘年画的历史,并一口气订购了20套。这次来临朐,李晓松是为了洽谈商务合作,闲逛时来到了非遗技艺体验与非遗产品市集。他告诉记者,他打算把这20套手绘年画作品送给厂里的技术骨干。
地处山东省中部的潍坊市是非遗大市,拥有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着眼于提着你文化旅游消费,近几年,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迅速行动起来,鼓励非遗传承认和企业,瞄准消费的新风口开发富有创意性、时尚感的产品。
潍坊市安丘砂陶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数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2025年,安丘砂陶制作技艺被列入潍坊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本着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设计理念,安丘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勇姜砂陶技艺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推出了茶器、雕塑等一系列间距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产品。不仅如此,张勇还针对不同年龄段设置了阶梯式课程,面向8岁以上儿童开设基础完泥和简单器具制作课程,培养孩子们迪欧传统工艺的兴趣。为青少年设计研学体验项目,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高密菜刀数夏庄,夏庄菜刀看邵家。”潍坊市高密市夏庄镇十里堡村的邵家菜刀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高密菜刀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邵泽忠说:“以前,我们用铁和钢制作黑菜刀,好用但不好看。现在改良用钼钒钢做材料,生产出来的菜刀锋利、好看又耐用。”
邵泽忠介绍,前几年邵家菜刀老厂房改造,他在新车间专门留了一大块空间,把过去生产菜刀用的炉子、风箱、砧子、磨石等设备搬在那里,打造成一个非遗研学点。目前,他的工厂已经跟多家研学中介机构达成合作意向。 过去几年,潍坊市在推动非遗项目市场化运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对最为棘手的人才短缺问题,潍坊市组织实施手工艺人才培养计划,落实非遗传承人年度经费补贴制度,推动项目传习所建设,鼓励项目带头人以己之长反哺社会,为乡村启智扶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同时,潍坊市通过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建设实践,构筑国际创意成果交流分享平台,建立非遗直播基地,拓宽传承群体文化视野和信息渠道,推动传统手工艺应用于文化创意产品研发。 一个鲜活的例子是,被誉为“中国风筝产业第一村”的王家庄子村,聚集了200多家风筝企业,全村4700多口人有一半以上从事风筝产业。自潍坊风筝产业基地电商孵化中心在这里设立后,全村八成的风筝厂开设了自己的直播间,全年通过电商直播带货销售风筝2500多万只,年销售额5.2亿元。 如今在潍坊市,一批非遗项目站在产业化发展的新赛道,实现了传统工艺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比如,依托600多年历史的“崔字牌小磨香油”这一山东省级非遗项目,潍坊市打造石磨香油文化园,带动芝麻种植、加工、物流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一粒芝麻到一条产业链的就业辐射效应,创造两万多个就业岗位。
“品质与创意兼具的非遗产品,在当下消费市场依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强表示,潍坊市将继续以“传承非遗技艺、赋能就业创业”为核心定位,打造“潍州非遗匠人”特色品牌,通过深入挖掘非遗技艺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和时代价值,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创业新路径。(本报记者 苏 锐)
[ 责编:金昱希 ]
上一篇: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德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下一篇:演年轻人爱看的越剧